肝轉移癌介入治療優(yōu)勢在哪
發(fā)布時間:2017-01-19
發(fā)布人:
健康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在第三屆腫瘤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多學科與靶向治療論壇上,成立了“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介入學專業(yè)委員會肝轉移癌與轉化治療專家委員會”,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介入治療科主任朱旭教授對其成立的理由和價值進行了解讀。
肝轉移癌的比例增加應受重視
隨著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及抗病毒治療的推廣普及,中國的乙肝肝硬化及原發(fā)性肝癌的患者在明顯減少,與此同時,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肝轉移癌明顯增加,肝轉移癌已經(jīng)成為腫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朱旭教授介紹,目前在中國原發(fā)性肝癌和肝轉移癌的大致比例為1∶1,而在歐美發(fā)達國家這一比例為1∶14~1∶15,這提示未來肝轉移癌在我國肝臟腫瘤中所占比例會逐漸增加。此次成立專家委員會,就是為積極推動肝轉移癌的診治和研究,希望聯(lián)合各方力量共同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進而制定肝轉移癌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的規(guī)范共識,為肝轉移癌的精準治療作出努力。
目前,對于肝轉移癌的治療仍首選手術,而后是化療、靶向治療、介入治療等多學科綜合診治。朱旭教授說,臨床上有機會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占25%~35%,其余大部分患者因病情限制無法接受根治性手術。近些年,介入治療肝轉移癌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多,相關的臨床研究也逐年增加,介入治療的效果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腫瘤治療專家和患者所認可。朱旭團隊的回顧性研究顯示,對于無法接受手術治療,且一二線全身化療后病情繼續(xù)進展的晚期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通過保留導管或置泵行肝動脈持續(xù)灌注化療的患者可獲得5個月以上的臨床緩解期,患者總生存期能達到29.5個月。
肝動脈持續(xù)化療絕望中帶來希望
在血管性介入治療中,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在近些年頗受關注。朱旭主任介紹說,肝臟的血供70%來自門脈系統(tǒng),30%來自肝動脈。以往的研究顯示,肝臟腫瘤的血供基本來自于肝動脈。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就是借助這一特點通過介入手段,在肝動脈局部持續(xù)灌注化療藥或靶向治療藥物,不僅能在局部達到更高的藥物濃度,也不會對肝臟組織造成嚴重傷害。該團隊的研究顯示,對于全身化療后繼續(xù)進展的患者,應用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即便是同樣的化療方案,仍可再次獲得40%~50%的臨床有效率。因此,對于這類終末期患者而言,這是一種值得嘗試的選擇。
最合理的治療需要集思廣益
在眾多介入治療方法中,可大致分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療,前者包括上述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動脈栓塞等方法,后者包括微波、射頻消融、粒子植入等。這些介入治療均能在肝轉移癌綜合治療中取得較好效果,必要時可以采用外科、內(nèi)科、介入科、放療科等多學科的綜合治療模式。
朱旭教授說,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案,同一位患者在不同的治療階段,也會有最適合的治療選擇。因此,在介入治療的領域內(nèi),專家委員會將聯(lián)合其他??漆t(yī)生,盡快制定多種治療手段的合理選擇方案,推動其規(guī)范發(fā)展,進而提出專家共識及有力的科研論證支持。在更廣泛的領域中,專家委員會希望與致力于肝轉移癌的醫(yī)生聯(lián)合起來,共同研究尋找證據(jù),為不同患者尋找最佳治療方案的選擇依據(jù)。
開展椎體成形模擬手術操作培訓
惡性腫瘤的脊柱骨轉移是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情況,由此引起的疼痛、活動受限及壓縮性骨折,成為患者和臨床醫(yī)生面臨的嚴重問題。既往的對癥止痛治療、內(nèi)科雙膦酸鹽抑制骨破壞治療等不能完好的解決問題,而開放手術對于惡性腫瘤晚期患者風險太大。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及設備的進展,椎體成形術、椎體后凸成形術等為我們帶來了一些新的選擇手段。
本次大會開展了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引導下介入微創(chuàng)治療惡性腫瘤的脊柱骨轉移瘤,通過球囊擴張、注入骨水泥進行椎體后凸成形術的方法,達到迅速止痛,抑制骨破壞進一步發(fā)展,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目的,臨床效果顯著。本次大會總結以往臨床經(jīng)驗,開展第五期臨床技術模擬操作培訓班,使這一微創(chuàng)技術在臨床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肝轉移癌的比例增加應受重視
隨著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及抗病毒治療的推廣普及,中國的乙肝肝硬化及原發(fā)性肝癌的患者在明顯減少,與此同時,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肝轉移癌明顯增加,肝轉移癌已經(jīng)成為腫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朱旭教授介紹,目前在中國原發(fā)性肝癌和肝轉移癌的大致比例為1∶1,而在歐美發(fā)達國家這一比例為1∶14~1∶15,這提示未來肝轉移癌在我國肝臟腫瘤中所占比例會逐漸增加。此次成立專家委員會,就是為積極推動肝轉移癌的診治和研究,希望聯(lián)合各方力量共同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進而制定肝轉移癌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的規(guī)范共識,為肝轉移癌的精準治療作出努力。
目前,對于肝轉移癌的治療仍首選手術,而后是化療、靶向治療、介入治療等多學科綜合診治。朱旭教授說,臨床上有機會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占25%~35%,其余大部分患者因病情限制無法接受根治性手術。近些年,介入治療肝轉移癌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多,相關的臨床研究也逐年增加,介入治療的效果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腫瘤治療專家和患者所認可。朱旭團隊的回顧性研究顯示,對于無法接受手術治療,且一二線全身化療后病情繼續(xù)進展的晚期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通過保留導管或置泵行肝動脈持續(xù)灌注化療的患者可獲得5個月以上的臨床緩解期,患者總生存期能達到29.5個月。
肝動脈持續(xù)化療絕望中帶來希望
在血管性介入治療中,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在近些年頗受關注。朱旭主任介紹說,肝臟的血供70%來自門脈系統(tǒng),30%來自肝動脈。以往的研究顯示,肝臟腫瘤的血供基本來自于肝動脈。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就是借助這一特點通過介入手段,在肝動脈局部持續(xù)灌注化療藥或靶向治療藥物,不僅能在局部達到更高的藥物濃度,也不會對肝臟組織造成嚴重傷害。該團隊的研究顯示,對于全身化療后繼續(xù)進展的患者,應用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即便是同樣的化療方案,仍可再次獲得40%~50%的臨床有效率。因此,對于這類終末期患者而言,這是一種值得嘗試的選擇。
最合理的治療需要集思廣益
在眾多介入治療方法中,可大致分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療,前者包括上述肝動脈持續(xù)化療、動脈栓塞等方法,后者包括微波、射頻消融、粒子植入等。這些介入治療均能在肝轉移癌綜合治療中取得較好效果,必要時可以采用外科、內(nèi)科、介入科、放療科等多學科的綜合治療模式。
朱旭教授說,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案,同一位患者在不同的治療階段,也會有最適合的治療選擇。因此,在介入治療的領域內(nèi),專家委員會將聯(lián)合其他??漆t(yī)生,盡快制定多種治療手段的合理選擇方案,推動其規(guī)范發(fā)展,進而提出專家共識及有力的科研論證支持。在更廣泛的領域中,專家委員會希望與致力于肝轉移癌的醫(yī)生聯(lián)合起來,共同研究尋找證據(jù),為不同患者尋找最佳治療方案的選擇依據(jù)。
開展椎體成形模擬手術操作培訓
惡性腫瘤的脊柱骨轉移是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情況,由此引起的疼痛、活動受限及壓縮性骨折,成為患者和臨床醫(yī)生面臨的嚴重問題。既往的對癥止痛治療、內(nèi)科雙膦酸鹽抑制骨破壞治療等不能完好的解決問題,而開放手術對于惡性腫瘤晚期患者風險太大。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及設備的進展,椎體成形術、椎體后凸成形術等為我們帶來了一些新的選擇手段。
本次大會開展了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引導下介入微創(chuàng)治療惡性腫瘤的脊柱骨轉移瘤,通過球囊擴張、注入骨水泥進行椎體后凸成形術的方法,達到迅速止痛,抑制骨破壞進一步發(fā)展,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目的,臨床效果顯著。本次大會總結以往臨床經(jīng)驗,開展第五期臨床技術模擬操作培訓班,使這一微創(chuàng)技術在臨床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