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繪出霍亂菌“遷移地圖”
發(fā)布時間:2016-12-08
發(fā)布人:
健康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南開大學王磊教授團隊歷時6年,研究揭示并描繪了當前霍亂大流行菌株的進化過程和“遷移地圖”。相關論文日前在線發(fā)表于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科學》也專門撰文介紹了該成果。
霍亂因其高致病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成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和疾病防控體系最為關注的疾病之一。王磊為該論文的主要通訊作者,南開大學碩士生胡達隆、教授劉斌為共同第一作者。王磊課題組聯合國際有關實驗室創(chuàng)新應用比較基因組學分析方法,對保存在全球不同實驗室的霍亂致病菌歷史樣品進行了精確分析,同時研究了大量歷史記錄,揭示了當前的霍亂大流行菌株如何從約一個世紀前的非致病性細菌進化成為致命性病原體。
據介紹,全世界曾經暴發(fā)過7次霍亂大流行,目前的霍亂菌株與1961年發(fā)現的菌株基本相同。研究發(fā)現,當前的霍亂大流行菌株起源于南亞,經歷了南亞—中東—印度尼西亞的遷移路線,通過6個步驟的進化,獲得了致病能力和快速傳播能力:19世紀,霍亂大流行菌株在南亞與其祖先發(fā)生分化并在1897年被首次從人體分離到;1902年到1903年,菌株隨著人員的流動被帶到中東地區(qū),因為不適應當地環(huán)境等因素,菌株的基因組發(fā)生劇烈的變化;1903年到1908年,菌株在中東地區(qū)獲得了一個關鍵的致病基因,從而初步具備了導致人類疾病的能力;1908年到1925年,隨著人口遷移,菌株從中東流動到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地區(qū);1925年到1954年,菌株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幾乎完全的致病性相關基因;1954年到1960年,菌株再次發(fā)生微小改變,使其在致病性基礎上獲得了快速傳播能力。1961年,霍亂從印度尼西亞開始流傳至全亞洲,擴散到了全世界。
科學家掌握與菌株致病能力和傳播能力相關的基因和遺傳改變后,可以進一步開發(fā)預防、治療、檢測的方法和藥物,對及時發(fā)現、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義。
霍亂因其高致病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成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和疾病防控體系最為關注的疾病之一。王磊為該論文的主要通訊作者,南開大學碩士生胡達隆、教授劉斌為共同第一作者。王磊課題組聯合國際有關實驗室創(chuàng)新應用比較基因組學分析方法,對保存在全球不同實驗室的霍亂致病菌歷史樣品進行了精確分析,同時研究了大量歷史記錄,揭示了當前的霍亂大流行菌株如何從約一個世紀前的非致病性細菌進化成為致命性病原體。
據介紹,全世界曾經暴發(fā)過7次霍亂大流行,目前的霍亂菌株與1961年發(fā)現的菌株基本相同。研究發(fā)現,當前的霍亂大流行菌株起源于南亞,經歷了南亞—中東—印度尼西亞的遷移路線,通過6個步驟的進化,獲得了致病能力和快速傳播能力:19世紀,霍亂大流行菌株在南亞與其祖先發(fā)生分化并在1897年被首次從人體分離到;1902年到1903年,菌株隨著人員的流動被帶到中東地區(qū),因為不適應當地環(huán)境等因素,菌株的基因組發(fā)生劇烈的變化;1903年到1908年,菌株在中東地區(qū)獲得了一個關鍵的致病基因,從而初步具備了導致人類疾病的能力;1908年到1925年,隨著人口遷移,菌株從中東流動到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地區(qū);1925年到1954年,菌株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幾乎完全的致病性相關基因;1954年到1960年,菌株再次發(fā)生微小改變,使其在致病性基礎上獲得了快速傳播能力。1961年,霍亂從印度尼西亞開始流傳至全亞洲,擴散到了全世界。
科學家掌握與菌株致病能力和傳播能力相關的基因和遺傳改變后,可以進一步開發(fā)預防、治療、檢測的方法和藥物,對及時發(fā)現、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