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復雜B型主動脈夾層應支架修復
發(fā)布時間:2016-06-22
發(fā)布人:
健康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院長滕皋軍教授團隊歷時11年的回顧性研究發(fā)現(xiàn),非復雜B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的預期壽命若在5年以上,應選擇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治療。這一研究論文發(fā)表在6月21日出版的著名醫(yī)學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該論文由中大醫(y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副主任醫(yī)師秦永林博士擔任第一作者,滕皋軍為通訊作者。
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應用于B型主動脈夾層治療已有20余年時間。針對復雜型B型主動脈夾層,201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南建議首選腔內治療。但是,對于非復雜型B型主動脈夾層究竟應用單純藥物治療,還是選擇腔內治療,始終存在爭議。
滕皋軍、秦永林等研究人員開展的這項回顧性研究,比較了非復雜型B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采用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與最佳藥物治療的預后,隨訪時間長達11年。研究納入了包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03年2月~2014年8月的338名非復雜B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184人采用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154人采用最佳藥物治療。
研究發(fā)現(xiàn),最初30天內,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組主動脈相關事件發(fā)生率為10.3%,高于最佳藥物治療組的4.5%,但無顯著差異。長期隨訪結果顯示,與最佳藥物治療組相比,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組的主動脈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下降,為46.7%,而最佳藥物治療組達71%;主動脈相關的5年死亡率,最佳藥物治療組為12.1%,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組為9.2%,且5年以后的差異進一步擴大。
研究證實,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用于非復雜型B型主動脈夾層治療可行,而且與最佳藥物治療相比,該方法治療患者的長期主動脈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低,死亡率也較低。
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應用于B型主動脈夾層治療已有20余年時間。針對復雜型B型主動脈夾層,201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南建議首選腔內治療。但是,對于非復雜型B型主動脈夾層究竟應用單純藥物治療,還是選擇腔內治療,始終存在爭議。
滕皋軍、秦永林等研究人員開展的這項回顧性研究,比較了非復雜型B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采用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與最佳藥物治療的預后,隨訪時間長達11年。研究納入了包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03年2月~2014年8月的338名非復雜B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184人采用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154人采用最佳藥物治療。
研究發(fā)現(xiàn),最初30天內,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組主動脈相關事件發(fā)生率為10.3%,高于最佳藥物治療組的4.5%,但無顯著差異。長期隨訪結果顯示,與最佳藥物治療組相比,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組的主動脈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下降,為46.7%,而最佳藥物治療組達71%;主動脈相關的5年死亡率,最佳藥物治療組為12.1%,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組為9.2%,且5年以后的差異進一步擴大。
研究證實,胸主動脈腔內支架修復術用于非復雜型B型主動脈夾層治療可行,而且與最佳藥物治療相比,該方法治療患者的長期主動脈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低,死亡率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