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資訊

        遠距離尋找生命信息有了“雷達”

          由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雷達式生命探測設備,不需要任何電極或傳感器,即可實現(xiàn)非接觸、遠距離對人體生命信息探測,探測距離可達50米,穿透實體墻厚度可達4.1米,并具有自動人體識別功能。日前,由第四軍醫(yī)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系王健琪教授領銜完成的雷達式生命探測技術與系列裝備,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專用項目)二等獎,其中多項關鍵性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光學、紅外線、無線電、衛(wèi)星定位、聲波等技術均存在局限性,無法有效地探測到掩埋在廢墟、瓦礫或建筑物下的人員。理論上,電磁波探測有可能解決該問題,為此,發(fā)達國家很早就開始秘密開展雷達式生命探測相關研究。 

          1998年,王健琪在我國率先提出生物雷達概念,并帶領團隊歷經(jīng)16年攻關,克服五大類百余個科研難題,首創(chuàng)超低頻微動相干檢測技術,頻域回波增強、跟蹤干擾抑制技術,凹點雜波對消、間歇采樣掃描技術,過零點檢測、斷層距離定位技術,伸縮天線陣列、生命信號相關性辨識技術等。研制出傷員探測儀、穿墻人員探測儀、單目標(多目標)生命搜尋儀,分別用于野戰(zhàn)救護、反恐處突和應急搜救領域。 

          王健琪介紹,雷達式生命探測技術主要是通過特殊的雷達發(fā)射微波,接收反射波后檢測是否有人體生命活動所引起的各種微動,并用特殊的生物醫(yī)學信號處理技術提取人的呼吸、心跳和體動等生命體征,從而探測到生命存在。 

          軍隊、公安、消防權威機構檢驗表明,上述關鍵技術成果均已超過國外最新同類產(chǎn)品。我國產(chǎn)品能穿透3層樓房倒塌形成的4.1米厚廢墟,能探測到3個目標并定位,漏報率、誤報率均為零。 

          截至目前,該成果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15項、軟件著作權4項,已列裝國家各類應急救援力量,在軍隊、公安、消防等單位裝備近千臺,接受了多次野戰(zhàn)救護、應急救援、反恐處突行動的實戰(zhàn)檢驗,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百余次突發(fā)事件救援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至:
        ×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午夜人成免费无码视频,亚洲精品A人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欧美一级a久久俄罗斯,无码精品国产av,2020亚国产精品无码,av黄色不卡在线看,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