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yī)生的故事 王主任的談話
王主任是王文彬教授、產(chǎn)科專家。上世紀60年代,他是林巧稚大夫的副手,任婦產(chǎn)科副主任,主管科里的行政及日常事務(wù)。那時,我工作不久。一天早上,王主任給病房打電話,讓我去他的辦公室一趟?,F(xiàn)在見主任是司空見慣的事兒,那時不同。和主任見面不那么容易,有點誠惶誠恐。
王主任開頭的話很客氣:“來兩年了吧?聽說挺能干的?!蔽矣行┱啥蜕忻恢^腦。突然他話鋒一轉(zhuǎn):“但也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認真負責啊!”接著,他談到不久前我接生后做新生兒查體,左耳前的小肉贅忽略未記。我對王主任的批評心悅誠服,即便上升到“負責”二字也都可以接受。
我進行了反思,卻也有不解之處:我的上級大夫為什么不直接給我指出,而徑自上報主任呢?其實,上級大夫無論多么嚴厲地批評我,我都無話可說。而且,他給我指出后再向主任報告,也無可厚非。這是我年輕血氣方剛時的想法,而今倒覺得這種做法也無所謂了。
不過,我始終介意這種“打小報告”的做法,是有教訓的:其一是我上大學三年級時,因上課看小說被“告密”,最終以違反課堂紀律被罷免了團小組長之職;其二是大學四年級,同學們在宿舍里隨便聊天,談到找對象一事,我說:“那當然要漂亮女孩呀!”不幸又被“報告”上去,并被認為是“小資產(chǎn)階級思想”。畢業(yè)分配時,要從700多人里挑15名優(yōu)秀者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我是候選人之一,但年級黨支部有領(lǐng)導仍以“找對象”的“資產(chǎn)階級戀愛觀”為由反對。所幸,這沒有成為主流意見和最終決定。
我做主任20余年,逢資深大夫反映下級大夫的某些問題時,我都會習慣性地詢問:“你跟他本人談了嗎?”“你有責任先跟你的下級大夫談?wù)?。?nbsp;
這叫出于公心,開誠布公。
?。ɡ删昂停?/P>